9月9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退役军人事务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肖国忠主持。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敬先先生,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谢谢主持人!媒体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借此机会,向大家长期以来对退役军人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70多年前,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多名中华好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到地方考察时瞻仰革命圣地、红色旧址,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许多重要场合讲述英烈事迹、表达崇敬之情,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习亲自关心下,我们已连续11年迎回十一批共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并为其中的2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这个重要年份赋予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特殊的重要意义。最好的感念在于追随和传承,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目前,我们已与韩国国防部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9月12日向我方移交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我们会同军地部门,定于12日、13日在沈阳隆重举行迎回和安葬仪式。
我们将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举信仰火炬,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爱国热情,传承好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我国已连续11年开展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工作,请介绍一下今年的总体情况。
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连续交接11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981位、遗物10034件,已经成为中韩友好合作的生动范例,受到两国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对于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彰显我大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工作,社会各界热切期盼新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能够早日回到祖国和人民怀抱。退役军人事务部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切感悟习深沉的英雄情怀,会同军地部门积极协调推动工作,及时回应社会期盼。从今年年初开始,经过中韩双方多轮磋商,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
总体安排是:9月10日,中方高级别代表团组、仪仗司礼大队、“运—20”运输机等启程赴韩国执行交接任务;9月11日中午,在韩国仁川志愿军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举行装殓仪式、签署交接书;9月12日上午,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韩方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给中方,中方代表团组和驻韩使馆人员举行悼念仪式,随后,中方代表团组护运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9月12日上午约11时30分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隆重举行迎回仪式,13日上午10时,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举行安葬仪式,中央和国家机关、军委机关有关单位负责,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亲属代表,部队官兵、社会群众等代表将参加迎回和安葬仪式。
近年来,在已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保护及寻亲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开展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保护、为烈士寻亲,对于铭记英烈的牺牲与奉献、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奋进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守护家国;和平年代,让“无名”烈士成为“有名”英雄、帮助他们与亲人重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我们紧盯烈士籍贯地溯源、陈旧遗骸DNA提取等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突破了战争遗骸DNA提取、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关键技术难题,率先建成了国内遗传标记类型最多的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及相关烈士亲属DNA数据库,并实现“两库”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为复杂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并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先烈的尊崇与缅怀,也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遗骸鉴定领域的技术进步与综合实力。近期,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方面,我们取得一些新的进展,但本着科学严谨的原则,仍需要经过专家审定会等程序进一步论证确认,届时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我们关注到,历年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中,退役军人事务部非常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红色思政课的组织开展。请问,今年在这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习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求“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烈士纪念设施和英烈事迹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红色基因库,是青少年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今年,我们联合多个部门、多家媒体提前策划,通过情境感受、专题学习、社会实践、文化浸润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一是策划开展“国旗传递”活动。邀请港澳优秀师生代表携带2023年7月24日习给香港培侨中学回信肯定他们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活动那一天、在广场升起的国旗,在北京、丹东、沈阳开展“国旗传递”活动,增强香港与内地青年交流互动,将爱国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二是组织实施青少年红色思政课活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辽宁沈阳为试点,联动丹东毛岸英小学、四川黄继光红军小学等,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观看直播仪式、组织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等,讲述红色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同时,首次邀请清华、北航、复旦、北大附中等学校优秀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以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滋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三是继续推进“英雄接英雄”活动。邀请包括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官兵、参加九三阅兵官兵、奥运冠军等奋战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英模人物代表赴沈阳参加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切身感受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力量。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物见证了烈士的牺牲和奉献,承载着烈属和国人情感,是重要的红色资源。2014年以来,我国已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物,保存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切实做好志愿军烈士遗物管护工作,发挥遗物凝心铸魂、激励奋进的重要作用,我们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健全长效管护制度机制。2025年,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财政部出台《已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保护管理规定》,制定志愿军烈士遗骸保护管理、烈士遗物保护利用2个技术指南,具体规定了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保管责任、标准条件、经费保障等,细化明确了烈士遗骸遗物管护具体技术参数、标准和程序,为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管护提供了工作规范。二是全面提升烈士遗物管护水平。开展已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物文物认定,已有10件遗物被认定为三级文物;参照文物管理标准化要求,对所有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物逐件测量定制无酸保护装具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并使用现代智能化设备做好烈士遗物库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的监测调控,确保遗物存放环境适宜稳定,满足长期存放要求。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对志愿军烈士遗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三是充分发挥烈士遗物宣教功能。深入挖掘志愿军烈士遗物背后的故事,积极拓展展示利用方式,扩大抗美援朝主题纪念设施协同效应,持续讲好抗美援朝英烈事迹和精神,引导全社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目前,有43件已迎回志愿军烈士遗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20余件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等单位展厅展出,100多件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展出,并与国家博物馆、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联合开展志愿军烈士遗物展览陈列活动。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策划举办志愿军烈士遗物专题展、研究建设志愿军烈士遗物网上展馆,以便在更广地域、更大空间发挥志愿军烈士遗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随着新一批烈士遗骸归国,多项工作将有序开展。我们将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尽快开展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信息提取工作,做好已迎回烈士遗物整理和辨识分析,尽可能多地获取烈士身份信息线索,稳步推进相关烈士亲属信息摸排及采集工作,尽快开展鉴定比对。
上述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为此,我们全力推进有关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类陈旧骨骼遗骸身份多模态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于近期正式立项并启动实施。该项目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烈士褒扬工作与国家科技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是贯彻落实习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务实举措和生动实践,也是为烈士寻亲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项目由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作为牵头承担单位,联合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10家单位集中科研攻关,将融合分子遗传学、医学影像学、数字仿真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推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人类陈旧骨骼遗骸多模态精准鉴定标准体系,力求突破性提升我国烈士遗骸身份鉴定成功率,为我国烈士遗骸鉴定工作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两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记者,请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工作。再见!
退役军人事务部向上滑动看下一个退役军人事务部赞分享推荐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
原标题:《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新闻发布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